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问题。简单来说:在脚踝扭伤完全康复后,可以并且应该通过慢跑来恢复功能;但在急性期和未完全康复时,绝对不可以。
关键在于如何判断“完全康复”。贸然恢复跑步极易导致再次受伤,甚至发展为慢性脚踝不稳。
一、什么时候绝对不能慢跑?(急性期)
脚踝扭伤后立即进入急性期,通常持续3到5天,严重者可能更长。在此期间,请勿跑步。症状包括:
· 明显肿胀和疼痛
· 皮肤出现淤青
· 脚踝无法承重或行走时剧痛
此阶段应遵循“RICE”或“POLICE”原则:
· RICE(适合急性期初段):
· R(休息): 停止所有活动,让脚踝休息。
· I(冰敷): 用毛巾包裹冰袋,每次敷15-20分钟,每天多次。
· C(加压): 使用弹性绷带包扎,帮助减轻肿胀。
· E(抬高): 坐下或躺下时,将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。
· POLICE(适合急性期后段,目前更受推崇):
· POL(保护下的适度负荷):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,进行适度的承重和活动(如轻轻走路),这比完全制动更有利于恢复。
二、如何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慢跑?(康复测试)
在肿胀和疼痛基本消失,并且能够正常行走后,你还需要通过以下“康复测试”才能考虑慢跑。请务必在无痛的前提下进行:
1. 站立平衡测试: 单脚站立(伤脚),能否保持平衡30秒以上而不晃动?
2. 活动度测试: 伤脚脚踝的活动范围(上下勾脚、左右摆动)是否和好脚基本一致?
3. 力量测试:
· 用伤脚单脚提踵(踮脚尖)10-15次是否无痛?
· 用弹力带抗阻做勾脚、外翻等动作,力量是否与好脚相近?
4. 无痛行走测试: 能否在平地上快速行走至少10分钟而不感到疼痛或跛行?
如果以上测试都能通过,恭喜你,可以尝试恢复慢跑了。 如果任何一项无法完成,请先专注于康复训练。
三、恢复慢跑的循序渐进指南
即使测试通过,恢复跑步也必须像“重新学步”一样谨慎。
1. 场地选择: 首选塑胶跑道或平坦松软的土路/草地,避免硬地和不平整的路面。
2. 跑前准备: 充分热身,并正确佩戴护踝或使用肌效贴提供额外支撑。
3. 试行计划:
· 第一天: 尝试慢跑1-2分钟,感受脚踝反应。如果无任何疼痛或不适,可以走几分钟,再慢跑1-2分钟。总时长控制在10-15分钟内。
· 观察反应: 跑后及第二天,观察脚踝有无肿胀或疼痛加剧。如果没有,说明你的脚踝可以承受这个强度。
· 逐步增加: 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内,逐渐增加慢跑时间,减少走路间隔。例如:跑5分钟走1分钟,循环3组 → 跑10分钟走1分钟,循环2组 → 连续慢跑20分钟。
4. 跑后冰敷: 每次跑步后,仍然建议冰敷脚踝10-15分钟,以预防炎症反应。
四、非常重要的康复训练
在恢复跑步的同时及之后,必须坚持进行脚踝康复训练,以强化周围肌肉,预防再次扭伤。
· 提踵训练: 扶墙单脚或双脚踮脚尖。
· 弹力带训练: 用弹力带抗阻做勾脚、绷脚、外翻(向外拉)、内收(向内拉)的动作。
· 平衡训练: 单脚站立 → 单脚站立并闭眼 → 站在枕头或平衡垫上单脚站立。
总结与最终建议
· 急性期内: 绝对休息,禁止跑步。
· 恢复期: 必须通过上述“康复测试”才能开始跑。
· 开始跑步: 遵循“循序渐进”原则,从极短时间和低强度开始,密切观察身体反应。
· 核心: 结合力量与平衡训练,打造一个更强壮的脚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





评论